Search

最近迷上「美食作家王剛」在YouTube 的一系列影片,雖說看了上百集也沒能復刻出一只完美的荷包蛋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最近迷上「美食作家王剛」在YouTube 的一系列影片,雖說看了上百集也沒能復刻出一只完美的荷包蛋,卻依然樂此不疲。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當屬那完美刀功,只見王師傅端正站姿、目光微瞄食材,手上毫不含糊的動作,刀子切入食材時「刷刷」聲乾淨利落,抵住砧板時的「篤篤」聲清脆有力,一整個就是暢快。

這讓我聯想到「廚房裡的人類學家——莊祖宜」2018年在成都參加活動,事後在Facebook 上貼文寫道「我平日自認刀工在主婦界算是少有的整齊迅速確實,但昨天在切薑絲的時候,彭子渝大師忍不住站出來說他看得很難受。一,我駝背;二,我肚子貼著桌面,身體還有點歪斜⋯⋯」由此可知,端正的站姿為完美刀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

完美的刀功在我這個不專業家庭主婦看來,至少具備了「高速、精準、反覆、高風險」這些特質,看起來是不是和鋼琴技術有點雷同?真慶幸彈鋼琴出現失誤時就只是個錯音。

我們是怎麼坐在鋼琴椅上呢?東倒西歪、彎腰駝背、雙腳懸空、太近太遠太高太低,這些是從外觀可以直接校正的,最麻煩的是「核心肌群無力」。

拜健身運動發達之賜,現在大部分的人都知道「核心肌群」的重要性。「核心肌群」是一群負責保護脊椎穩定,支撐脊椎,減少椎間盤所受到壓力的肌肉群。人體四肢有任何移動時,深層核心肌群會先收縮,來穩定、保護脊椎,避免腰背扭傷。優秀的運動員或舞者,都一定擁有強而有力的核心肌群,才能避免受傷,同時提高肢體的表現能力。

這到底和彈鋼琴有什麼關係?很多人總覺得鋼琴家有著比一般人更為靈活的手指,這其實是個美麗的想像。鋼琴家的技巧真正高明之處在於「從手指、手臂、肩膀、背部肌肉到脊椎一連串的連動與協調」。大家可以試試單音反覆或雙音反覆(震音),來個二十次就好,如果只單靠手指運動,應該很快就會感到肌肉疲憊僵硬,聲音品質也不盡理想,可是樂曲中這種段落層出不窮,難不成這是個為了把凡人(就是我)擋在古典鋼琴門外的圍牆嗎?

上過一階技巧課後,就會發現這種音群充其量就只是個小階梯,重點在上半身所有肌肉的是否協調,達到「牽一髮而動全身」的狀態。當「核心肌群」有力,能夠端正的坐好,其他的肌肉便不需要幫助我們撐起身體,人體自然呈現輕鬆的狀態,彈琴的時候才能出現連動的反應;面對如此小幅度、高頻率的段落時,身體所產生的韻律感,和切菜還真有點相像。

米開蘭傑理、魯賓斯坦等鋼琴大師的坐姿,皆是端正筆挺儼然天生的貴族,在那個運動科學還不發達的年代,他們就是這樣坐著。如果說一個人的站姿、坐姿是他精神意志的具體呈現,那麼大師們的意志不只展現在身體上,更是透過身體灌注到每一個音符裡。

讓我們一起端正坐姿,凝神靜氣,落下追求完美的音符吧!

文:林冠儀

(編者註:也有彎腰駝背的演奏家,如顧爾德,但不建議初學者從這個姿勢開始。當我們了解運作方式後,透過經驗,讓我們一起找到適合自己的姿勢。)

圖片選擇網路


Tags:

About author
如對粉絲頁有任何建議,或需詢問課程相關問題及報名講座,方式如下: Line ID : alisayen 嚴老師 email : [email protected] 或私訊粉絲頁即可
每一位大師都是從學生開始當起,但是想進入藝術的高峰,就得用大師的角?
View all posts